漢字循根——方、圓
錄入時間:2021/7/22 14:30:42
方圓是相對的,世上沒有絕對的方,也沒有絕對的圓,方圓也是可以轉換的,為人處事,如能既方又圓,隨方就圓者,智也。

方字的甲骨文像人頸部戴上枷鎖或被繩索捆住的形態,本義為被鎖住的人。方,除了指形狀外,還有地區、地域、辦法、方法、正在、正當等意。金文和篆文基本承續甲骨文形狀,只是在甲骨文基礎上加以簡化和美化而已。
金文和篆文基本承續甲骨文形狀,只是在甲骨文基礎上加以簡化和美化而已。

圓,是從中心點到周邊任何一點的距離都相等的形狀。含有完備、周全、婉轉、無礙等意。
有人說,外圓內方的中國錢幣也是華夏民族為人處世具有智慧的象征之一。說方代表原則,圓代表靈活。外圓,是方法。內方是實質。說做人要內方外圓,做事要隨方就圓。就如水,沒有固定的形態,在方形的容器里就是方的,在圓形的容器里就是圓的,這就是“隨方就圓”。
能“隨方就圓”者,智也。指的是當方則方,當圓則圓。既勇往直前,堅持原則,又靈活變通,圓融自如。
例如蘇軾的“方”,影響了“達者兼善天下”,事功有限。他自稱“黑白太明,難以處眾”。他獨立性強,憂國憂民、天真、直率,不吐為快,只能成為偉大的文學家和書法家。
再例如晚清的曾國藩,他在給弟弟的書信中吐露心聲:“腹中雖也懷些不合時宜,卻一味渾含,永不發露。”故能“隨方就圓”,所以做事成功,成為能成大事的人。
一根筋、認死理,鉆入牛角尖,事事計較,處處摩擦,往往一敗涂地。只有“隨方就圓”才是智慧與通達的成功之道。
一個人,如果內心中正,既不同流合污,又為人謙和,具有與人相處的靈活性,這就是一個既有原則又能圓通的人。
中國書法的用筆和寫在紙上呈現給觀眾的線條,也有方圓之分。方筆,挺拔、堅韌、厚實、爽快。圓筆,飽滿、圓潤、柔和、舒緩。
凡成功者,相同之處大多方圓結合、方中含圓,圓中藏方。所不同的則是方多圓少或圓多于方,是度的把握而已。
方圓都是書家必須掌握的用筆技法,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,選擇方圓的多少。也可以根據書寫內容的不同,掌握好方或圓的比例。方圓的異同或多少,也是書法藝術變化無窮的重要因素。